中国热科院生物所果实与副产物利用研究团队9月27日宣布在西番莲果皮果胶的脱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西番莲果皮果胶属于高甲酯果胶,该团队通过低温碱法、常温碱法、酶法以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酶法(DBDE)四种方法,对西番莲果皮果胶进行了脱酯处理,将其转化为低甲酯果胶(LMP)后,通过添加钙离子以替代糖形成凝胶,这一脱酯处理对减少凝胶食品中糖的添加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
团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脱酯方法对LMP的结构和性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未处理的西番莲果皮果胶相比,脱酯后的LMP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DBDE脱酯得到的LMP(LMP-DBDE)增幅最大。脱酯后的LMP分子量显著下降,但LMP-DBDE的分子量下降幅度最小,且表现出更高的表观粘度、热稳定性和凝胶特性,有利于凝胶的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了0.40%的LMP-DBDE的凝固型酸奶在储存21天后,未出现乳清分离现象,显著延长了凝固型酸奶的保质期。这表明,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酶法处理的西番莲LMP具有较强的持水性,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脂肪替代品,在低脂乳制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不仅为西番莲果皮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开发低脂、健康、高品质的乳制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程则宇 马晓敏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中国热科院在西番莲果皮果胶脱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oXpY7-0liJcMaXlDwV0yNQ
来源机构:食品加 智食科技
原文题目:中国热科院在西番莲果皮果胶脱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I2Nzg2Nw==&mid=2247507433&idx=1&sn=e0f0c4c7e57c53dc8681142eb0710050&chksm=9b97795dace0f04b2a82f6a9d15e15bda3faa389d4f65d6ec7679ca20ec9249f201d9595cda0&scene=27
来源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原文题目:Passion fruit peel-derived low-methoxyl pectin: De-esterific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as a fat substitute in set yogurt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4861724008907?dgcid=coauthor
来源机构:elsevier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构建了西南玉米区域新的杂优模式,并运用该技术在国内首次选育出玉米新品种,相关成果与9月14日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上。
研究团队利用360份代表性自交系随机构建了2077个杂交组合,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精准鉴定,并利用自主研发的新算法对360份自交系产生的64620个组合的产量性状进行了预测,从而构建了西南玉米区新的杂优模式。此外,在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选育系列品种过程中,该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增加“路标品种”的技术方案,以衡量预测准确性和设定选择阈值。具体而言,该方案将川单99、农华606等已审定玉米品种作为参照对象(路标)加入到计算中,一同进行品种预测。
经预测分析,目前西南地区第一大玉米品种川单99位于64620个组合的前5%(第2520位)。研究团队重点对排名超过川单99的预测优势组合进行鉴定,结合大田试验和全基因组选择,成功选育出一系列新品种。其中,排名最靠前的优迪899(第184位)成为该批次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育成的突破性品种。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化对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精准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王红彦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四川农业大学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国内首次选育出玉米新品种!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3K3Fj_S_mO99SZ-zjt_YsQ
来源机构:科技日报
先正达集团推出农业AI系统Cropwise AI
2024年9月,全球农业科技领导者先正达集团发布了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Cropwise AI。这款系统旨在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解决方案,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Cropwise AI拥有3大核心功能,主要包括:通过机器学习算法,Cropwise AI能够为农民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种子推荐方案,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基于实时及历史数据,系统可以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潜力,并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系统会提供精确的施肥建议,帮助农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Cropwise AI系统集成了Cropwise Insight Engine的丰富农艺模型,整合了超过20年的天气数据、详细的土壤信息、8万多条作物生长阶段的观测记录,以及大量研发和田间试验数据。这些数据的结合使系统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种植建议。此外,Cropwise AI采用了多语言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使复杂的农业技术知识变得更加易懂,方便农民获取关键信息。通过这一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农民可以将产量提高约5%。Cropwise AI不仅能够帮助农民优化作物管理策略,还赋予他们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决策能力。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种植者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增强农业的可持续性并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Cropwise AI已在美国和巴西的部分地区投入使用,接下来计划扩展到欧洲市场。未来版本的系统功能将进一步升级,例如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并引入更多关于农业可持续性的分析工具。随着该系统的不断改进和推广,先正达将继续引领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全球农民应对未来的农业挑战。
(吴蕾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Syngenta Group adds cutting-edge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 to Cropwise
信息来源:https://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157940&id_region=&id_category=2489&id_crop=
来源机构:SeedQuest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王红艳对“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国家治理过程当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践行民主、科学、法治、高效能的理念,推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促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该论述发表在《乡村治理评论》2024年第1期。
“中国式”特点体现在治理的领导力量和治理目标两个方面。在治理当中突出强调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本质要求。从治理目标看,不但强调促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且要求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第三个目标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价值。从这两点看,我们所推进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此外,关于中国特色,专家还提出民主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高效能治理四个概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板块,是基础性和基石性的工程。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具备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需要注意如下问题。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具体化为乡镇党组织、村级的党组织统一领导村庄层面的各项工作和其他各类组织。二是从民主治理看,更加强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基层的实践,不断深化和创新直接民主形式。三是从科学治理看,需要关注数字化、高科技手段在村庄治理上的应用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等。四是从依法治理看,需要考虑德法相济问题。五是从高效能治理看,有既定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三步走”的节奏安排。
从总体环境和综合条件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有三大基础。第一,基本实现了从重发展、轻治理到协同推进治理和发展的转型。第二,已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渡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综合基础不断夯实。第三,从治理层面看,已从“管理民主”进阶、升维到“治理有效”,从对治理的方式强调转化为对治理综合效益的强调。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但是也存在空转、软弱涣散的情况。二是村民自治体系不断健全,扩面趋势明显。但也存在着村民自治领域有限、自治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三是从科学治理看,一方面数字乡村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具有科学思维的人才比较匮乏。四是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基层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意识均有待提升。五是就高效能治理而言,已经开始注重成本核算问题,但办法、能力上还有待跟进。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探索路径,专家提出初步趋势和总体特征是: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看,政府层面的鲜明特色是“下沉”,包括:公共服务下沉、帮扶力量下沉、维稳力量下沉、纪检监察下沉、行政力量下沉,等等。村级层面的探索,主要包括推进实施项目制、积分制、权力清单制等,有着百花齐放的探索,既有体系层面的,也有能力方面的,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田儒雅 马晓敏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王红艳: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7MUXYHcK7pkihtwSYN_cRw
来源机构:乡村发现
10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最新《世界农业供需估算》(WASDE)报告,对2024/2025年度的作物产量及库存情况进行了预测。
美国农业部对2024/2025年度的美国作物产量进行了调整。美国玉米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52.03亿蒲式耳,但期末库存将减少至20亿蒲式耳,反映出供应量下降和使用量增加的趋势。大豆产量预计为46亿蒲式耳,但期末库存保持为5.5亿蒲式耳,产量下降,供应量将略有减少,但初期库存略高抵消了部分影响,期末库存保持不变。小麦供应量将减少,国内使用量将增加,出口保持不变,导致期末库存减少,但仍比上年增长17%。
从全球角度看,2024/20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环比下降幅度超过平均贸易预期,而大豆和小麦全球期末库存则增加。
WASDE报告为市场提供了关于2024/2025年度作物产量及库存的重要信息,以上预测和变动反映了当前农业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来,市场将密切关注作物生长情况、天气变化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以进一步评估作物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
(马晓敏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USDA boosts corn production estimate
信息来源:https://www.agriculture.com/october-usda-wadse-report-8641594
来源机构:成功农业杂志
2024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了广州万珠央厨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一项重要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预制菜处理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超高压辅助冻融过程,结合精细的温度和压力调控,显著优化了预制菜的冻融效果。
该方法在冻结阶段通过逐步增加压力并精细调控温度,实现了细小均匀冰晶的形成,缩短了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同时增强了微生物杀灭效果,降低了汁液流失率。在解冻阶段,继续采用高压与适宜温度的组合,不仅提高了传热速率,还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品质。该专利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压力程序调控,包括在冻结和解冻过程中多次卸压与升压操作,以及压力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操作共同作用于预制菜,实现了对冻融过程的精细控制。此外,使用特定冰点的冷冻媒介,进一步提升了冻融效果。
此专利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品质的预制菜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延长产品的冻藏期和货架期,同时保证解冻后的品质,对于预制菜行业的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田儒雅 马晓敏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一种超高压辅助冻融进出口预制菜的方法
信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来源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