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收官之际和开启2025年重大工作部署,继续推进实施各项重点任务,我会于2024年12月6日-8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和第二期乡村振兴研修班。
(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现场)
12月6日-7日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乡村振兴专题研修班上,孙景淼、张立庠、柳松、刘健水四位专家教授分别围绕“推进城乡融合 迈向共同富裕”“品牌建设与推广”“2025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创新发展之路”“当前国家农业农村主要扶持政策项目与申报要点”四个主题与50名协会会员代表开展了交流与互动。
(孙景淼副会长授课)
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研修班课程主题鲜明,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提升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研修班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平台,为今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修班现场)
12月8日上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农业农村部原部长、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黄艳,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浙江省原副省长、政协原副主席孙景淼、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刘建军出席论坛并作了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朱信凯,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李金祥,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园结分别主持论坛相关环节。
(韩长赋会长作主旨演讲)
韩长赋围绕“建设和美乡村”发表主题演讲,他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共同研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展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他表示,“农村基本具有现代生活条件”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农民福祉的切身感受,是城乡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居环境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他针对性地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要注重改革赋能,二是要注重解决投入问题,三是要注重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双轮驱动,四是要注重小农户这个大群体,五是要注重有条件的市县率先实现。
(林尚立校长致辞)
林尚立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围绕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研究阐释更加深入、育人成效更加鲜明、服务大局更加有力。本次论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商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问题搭建对话平台,携手书写服务乡村振兴的崭新答卷。中国人民大学愿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主动担负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光荣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三农”研究理论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艳同志作主旨演讲)
黄艳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一条主线。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立足国情民情,准确把握城乡关系演进的规律,突出重点,强化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广泛凝聚共识,久久为功,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锚定发展目标,凝聚各方力量,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尹成杰书记作主旨演讲)
尹成杰围绕“现代乡村产业与城乡融合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县城和县域现代产业是城乡融合的动力源,要加快发展县域的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县城及县域的产业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体制和机制和全县域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八大产业和六大功能是城乡融合能力的基础,要强化产业发展的积聚目的,强化要素配比供给、民生需求服务、生态宜居宜业和扩大就业功能;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路径、模式和业态,建立健全县城和县域产业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体系和机制和发展人才的支撑体系和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县城及县域产业发展模式和业态。
(孙景淼副会长作主旨演讲)
孙景淼围绕“推进城乡融合,迈向共同富裕”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隐含的成功密码,主要突出在“六个坚持”:一是坚持敢为人先、勇于发展;二是坚持创业创新、加快发展;三是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是坚持以民为本,统筹发展;六是坚持团结互助、共襄发展。
(刘振伟委员作主旨演讲)
刘振伟围绕“推进城乡融合法治化进程”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以实现共融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他表示,当前我国城乡融合法治化进程成效明显,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城乡生态融合是三个重点。通过具体分析四个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说明对于城乡融合发展,我国具有制度和治理体系方面的优势,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城乡融合一定能够步步深化。
(魏后凯所长作主旨演讲)
魏后凯围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定的障碍,最大的问题是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三权”退出困难。他提出全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与策略主要围绕四个方面:一是全面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二是科学确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地域单元;三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四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刘建军市长作主旨演讲)
刘建军围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主题,介绍潍坊市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持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和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经验。他提到未来潍坊市将从产业全链条融合、城乡全方位融合、治理全领域融合、科技全体系融合、改革全要素融合、服务全周期融合六个领域展开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陈传波、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吕凯、企业代表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生、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分别做了演讲。来自我国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全国一百多个县市的主要领导、全国知名涉农企业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师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全体人员,共7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同日下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召开了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主持。会上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调整副会长人选的说明以及修订会员服务管理办法的说明四项议题。
(图中李金祥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韩长赋会长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富龙控股集团、浙江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家特邀副会长单位授牌。中国建筑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单广袖、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辉、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助理冯进茂、生态宜居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昌雄、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会长方国根、安徽省乡村振兴协会会长孙正东6位代表进行了发言。
(韩长赋会长为特邀副位长单位授牌)
韩长赋会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认真回顾总结经验,推进协会事业持续稳步向前发展。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始终坚持以“百千万行动”为抓手办实事求实效;要始终坚持把会员服务作为重中之重;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提素质强作风。
(韩长赋会长在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现场)
他强调,凝聚力量守正创新,推进协会公益服务再上新台阶。要切实履行公益服务职责,做大做强公益服务项目;要精心组织策划,打造协会标志性精品活动和项目;要进一步放大“百千万行动”的引领作用和效果。
协会要加强体系建设,形成全国贯通联动的工作格局。继续优化会员结构,积极引进央企国企、产业龙头等优质企业、国家大型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形成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优势互补,形成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的工作网络;要持续巩固提升团体会员工作联动机制,形成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一盘棋的工作网络;加强企业会员、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的相互合作,积极搭建平台,筹划组织好会员之间的交流对接活动,合作合力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