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三十七期-乡村快报

发布时间:2025-04-24 20:18|来源:中国乡村发展协会|
字体大小:||

一拖股份年度业绩揭示高端农机国产化进程加速

  2025328日,国内领先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商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拖股份”)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年销售大中型拖拉机7.43万台,同比增长2.73%,实现营业收入119.04亿元,同比增长3.26%,展现了稳健的经营态势。

  报告期内,一拖股份在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端农机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公司成功完成了320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及多款大功率无级变速拖拉机的研制与可靠性验证。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最大功率的无级变速轮式拖拉机——东方红LW4504已完成整机试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拖拉机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此外,一拖股份针对丘陵山地作业需求,成功开发出30-80马力系列拖拉机,并实现了该系列产品在中国的首次批量市场应用,有效解决了特定地形的农业机械化难题。

  展望未来,一拖股份致力于重构支撑先进技术(如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新能源、智能农机)的核心零部件“黄金供应链”体系。通过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技术壁垒,一拖股份旨在持续提升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向世界一流农业装备企业的目标迈进。

  (王红彦 吴蕾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实现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一拖股份2024年净利润超9.2亿元

  信息来源:https://ny.gkzhan.com/news/181519.html

  来源机构:智能农机网

巴斯夫推出xarvio FIELD MANAGER数字农业平台,助力精准农业决策

  近日,巴斯夫数字农业部门宣布将于2025年底在北美推出全新数字农业产品—xarvio FIELD MANAGER。该平台专为农业顾问设计,旨在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优化农场管理,提升作物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

  xarvio FIELD MANAGER以数字化为核心,功能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风险评估以及智能农艺建议。平台通过增强型仪表板提供直观的可视化数据,包括地图、图表和表格,帮助农业顾问同时管理多个农场及田块。此外,其巡查行程Scouting Trips)功能可根据风险优先级自动规划田间巡查路线,并支持GPS导航、离线记录和报告生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该平台可无缝集成至现有农业管理体系,并支持定制化设置,满足不同农场在组织管理、许可分配和行政事务上的需求。

  xarvio FIELD MANAGER首阶段将支持北美地区的玉米、大豆及加拿大油菜籽作物,采用年度订阅模式,并兼容电脑、平板及手机端访问。巴斯夫还计划在2025/2026生长季将该产品推广至阿根廷和巴西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数字农业领域的影响力。

  (任洁 李周晶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巴斯夫将于年底在北美推出全新xarvio数字农业产品

  信息来源: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4450.htm

  来源机构:世界农化网

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关键产业,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保障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9.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7.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收入的14%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显著增长。截至2023年,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1314.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93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259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73%,比2019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

  强化平台和技术支撑,优化产业布局

  为加快补齐加工短板,国家支持建设了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及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时,累计建设了42个部级农产品加工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和43个科研试验基地,立项农产品加工标准超200项。此外,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约82%涉及农产品加工业务,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更加紧密

  通过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有超过8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了订单采购、保底收益等合作模式,带动了1.25亿农户收入提高。同时,培育了9000多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提升了资源要素流通效率和服务购销便利性。

  增强产业要素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资金、用地和人才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向金融机构推荐近11万家加工企业,获得授信的企业接近5万家;初加工企业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深加工产品税率下调至13%。此外,还印发了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并建立了265个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聚集了800余名知名专家。

  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优化农产品产地加工,做强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及做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措施,旨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贡献力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丰富百姓餐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任洁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名:践行大食物观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

  信息来源:http://www.xccys.moa.gov.cn/cyrh/202503/t20250321_6472156.htm

  来源机构:中国,中国农业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联合三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部署要求

  近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2008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实施以来,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提升,露天焚烧现象明显减少。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焚烧秸秆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带来安全隐患。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现就全面推进相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明确工作目标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全面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通过强化禁烧监管,落实地方责任,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局面。到2020年,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焚烧火点数较2016年下降5%,重点区域基本消除露天焚烧现象。

  推进重点工作

  在收储运体系建设方面,要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设备应用,建立专业化储运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市场化运作。同时优化运输政策,加强储存场所建设,提升收储效率。

  在利用渠道拓展方面,要优先发展农业利用,加大还田力度,推广生物炭改土技术,构建"秸秆-养殖-能源-沼肥"的循环利用模式。同时推进产业化利用,支持秸秆代木、生物质能等技术研发应用,合理布局秸秆发电项目,保障优先上网。

  在监管能力提升方面,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焚烧引发的安全事故,严格落实问责制度。

  在技术创新方面,要重点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发,推广适用装备。加快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强化保障措施

  完善经济激励政策,统筹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推动秸秆产品纳入政府采购。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用地和用电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降低运营成本。

  加强宣传培训,将秸秆利用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王红彦 任洁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名:《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J7QYezHN3jeCNAbB-slPQw

  来源机构:中国,绿洁兴农

新型饲料取样装置获发明专利,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2025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青岛博联饲料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一项关于饲料抽检用取样装置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饲料取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饲料取样设备在定量及多工位取样、在线多项目检测等方面的不足。

  此装置包括握架、取样筒、外旋套、转轴和内旋筒等组件,并集成了螺旋提料模块、搅拌件以及智能化检测系统。这项发明通过双轴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协同工作,实现了高效切割与顺畅输送功能,可根据需求调整取样深度,实现变深式定量取样。此外,该装置还配备了温湿度探头、摄像头和水分测定仪等多种传感器,在取样的同时能够对饲料进行多项质量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通过握把控制取样筒深入饲料指定深度,利用螺旋提升片将饲料送入排样管并最终到达储样模块中的存样筒。随后,样本会自动转移至检测区域,多种传感器在升降推杆的驱动下深入样本内部进行详细检测,整个过程高效便捷。

  这款新型饲料取样装置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还大幅提高了饲料检测的精度,有助于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未来,该装置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饲料生产企业及质检机构,为保障饲料品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田儒雅 丁倩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一种饲料抽检用的取样装置

  信息来源:IncoPat数据平台

  来源机构:IncoPat数据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研发冷链物流路径优化技术获专利授权

  2025325日,南京邮电大学研发的“基于实时路况检测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告号:CN118917515B)。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冷链物流配送路径,有效提升生鲜农产品运输效率,降低货损率,对完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模块:采集配送中心与需求点的初始数据;实时监测路径交通状况,计算拥堵指数和通行时间;建立配送路径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方案。通过整合实时路况数据,该技术能够动态调整运输路线,相比传统配送模式可缩短20%以上的运输时间。

  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田儒雅 吴蕾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基于实时路况检测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

  信息来源:国知局

  来源机构:国知局

   

扫一扫分享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