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胜利后,党中央设立过渡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提前谋划过渡期后制度安排,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2023 和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及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这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以脱贫攻坚期和过渡期帮扶机制为参照,未来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帮扶目标的长期性;二是帮扶措施的可持续性;三是帮扶体系的兼容性。在过渡期结束后,为适应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常态化”的工作要求,新的帮扶机制的调整方向应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策目标应由兜底为主转向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帮扶对象应由固化走向动态;三是政策要求应由刚性走向灵活性;四是帮扶机制应由政府主导走向更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五是政策视野应由局限于乡村转向着眼于县域。
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重点政策的优化调整,应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帮扶政策;以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基础设施支持政策;以精准对接农民需求为重点,调整优化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将人群帮扶政策与区域帮扶政策有机结合,创新欠发达地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模式。
(田儒雅 程则宇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名:林万龙: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构建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乡村发现网
来源机构: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22646.html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9月13日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在香辛料对肉类菜肴赋香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ood Chemistry》上,该研究有助于精确使用丁香来改善炖制牛肉的香气,并为肉类菜肴定向风味编辑(TOFE)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023 年我国预制菜产值达 5165 亿元,2026 年预计破万亿,其中肉类菜肴占比超 80%。风味是决定肉类菜肴品质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香辛料是肉类菜肴加工的重要辅料,有赋香等功能。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香辛料提升肉类菜肴的风味、质地和感官品质等方面,而对于香辛料赋予肉类菜肴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尚不清楚,赋香效率和赋香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究。
科研人员在丁香、丁香炖制牛肉和盐水炖制牛肉中,共鉴定出173种风味物质,其中21种风味物质被认为是香气活性化合物。首次定义了丁香中香气活性化合物赋香率的概念,并计算了炖制牛肉中香气活性化合物的赋香值。丁香中的9种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对炖制牛肉具有风味富集作用,其中萜类化合物表现出较高的赋香值。尽管丁香酚的赋香值较低,但因其香气活性值和稀释因子较高,仍会对丁香炖制牛肉的整体香气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为炖制牛肉提供水果香气、薄荷味、草药味,也通过感官评价测定得到佐证。综上,丁香中的萜类、酚类和醚类可赋予炖制牛肉独特的香气。
(程则宇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名: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揭示了香辛料对肉类菜肴的赋香机制
信息来源:https://ifst.caas.cn/xwzx/kyjz/eb0e39cf740f49bd8fa80f390035db13.htm
来源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9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秋”(秋收、秋种、秋管)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议,部长韩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力打好“三秋”农业生产硬仗,确保秋粮丰收并奠定明年夏季粮油生产基础。
会议指出,“三秋”生产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期,今年秋粮面积增加且长势良好,但面临农业灾害等挑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周密部署秋管秋收,推进秋播冬管,保障秋粮颗粒归仓,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与质量。
会议要求,抓住时机,强化秋粮后期田管,提升产量;优化秋收组织,发挥农机作用,减少收获损失;稳定冬小麦生产,确保播种面积与质量;开发冬闲田,巩固冬油菜扩种成果,提升油料自给率。同时,针对台风影响区域,加快灾后恢复,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落实粮食收储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统筹应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推动渔船、农机等装备升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无虞。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农业农村部旨在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赵晚婷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强调 坚决打好“三秋”农业生产这场硬仗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mDv_EOyoGk-CTvULktArA
来源机构: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9月23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东北和中部地区)现场推进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向新台阶。
刘国中强调,“千万工程”不仅是改革的典范,更蕴含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他要求各地将此经验作为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其改革智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精准施策,逐步推进,切实提升乡村振兴效果,让农民群众真正受益。
他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同时,要科学规划乡村建设,确保规划实用、易行,优先推进关键项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此外,还需稳固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会议前,刘国中还实地考察了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高标准农田、种业创新及水利建设等项目,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进展。
(田儒雅 赵晚婷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刘国中强调: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oQoa30UqQLpIRzywHZ0iMA
来源机构:新华网
9月24日,中国杨凌农高会筹委会宣布,即将于10月25日至29日举办的第三十一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将首次增设新品发布活动。该活动自9月起启动新品征集,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及特定邀请方式面向全球征集农业高新技术产品。
新品发布活动紧扣“高、新”两大主题,覆盖会前、会中、会后全程,包括新品征集、发布推介、洽谈签约及评优表彰四大环节。征集范围广泛,涵盖创新驱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四大核心领域,面向国内外展团、展商、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及“三农”工作者等。
活动期间,将邀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对新品进行严格甄选,评选出“第31届农高会优秀新品”并授牌表彰。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甄选出的新品进行多形式、分场次发布推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新品发布活动还将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对新品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提升“四新”(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模式)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赵晚婷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走近农高会 | 今年农高会首设新品发布活动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xSompxS0QsJ4gjPcMraeg
来源机构: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国家专利局2024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北京大学成功研发并公开一项创新技术,发明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机械臂的采茶装置,提高茶叶采摘的效率。
该装置巧妙融合了无人机与精密机械臂技术,通过无人机将机械臂精准送达茶园指定区域。机械臂设计有多自由度运动能力,能够灵活调整末端采摘机构的位置,实现对茶叶的高效、精准采摘。这一创新不仅极大程度地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显著提升了采茶效率,为茶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装置突破了传统采茶方式的空间限制,能够轻松触及并采摘那些传统方式难以触及的茶叶,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采摘质量和产量。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应用,预计将在我国乃至全球茶叶产业中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推动茶产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李周晶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一种基于无人机打在机械臂的采茶装置
信息来源:IncoPat数据平台
来源机构:IncoPat数据平台
该系统集成了循环池、数据采集、状态判定及线上分析四大核心模块,能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中的多项关键指标。利用周期提取单元,系统能准确判断鱼类集体排泄周期,为后续水体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同时,系统还通过监测水体氮含量变化曲线,评估循环池的水体循环效率状态,实现了对水体动态的实时跟踪,为优化水质和养殖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该系统的线上分析模块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根据不同水体循环效率状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式,精准表征循环水的循环效率状态。系统还能判定各项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大幅提升了在种植与养殖过程中对氮元素富集现象的监测精确度,为农户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这一发明不仅为生态型农业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与智能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丁倩 编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供稿)
原文题目: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种植技术服务系统
信息来源:IncoPat数据平台
来源机构:IncoPat数据平台